Facebook
單位分機查詢
交通指引
行事曆
圖片
10510
發佈單位:輔導室   日期:2016/11/16  rss
專業、敬業、樂業   文/何飛鵬
在一次演講會上,一名年輕人問我:我心目中好的工作者,應具備哪些能力,又要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工作者?
這是個非常虛心且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年輕人,他自承自己的能力不足,正在努力進修各種專業,他常為自己的學歷不高、能力不足所困擾。
我知道他想要的答案是這些能力的先後順序,好讓自己進修時可以優先補強,但我的回答可能無法滿足他的需要。
我說:我心中最佳的工作者,要具備三業:「專業」、「敬業」及「樂業」,而這三項分別代表三種工作境界,象徵著每一個工作者可以達到的不同成就極限。
「專業」是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那是擁有一項基本的工作技能,這項技能,工作者不只要會,還要熟練,而且要比別人更好、傲視群倫。
專業是外顯的能力,很容易檢驗,從工作者過去的學歷、工作經歷、成果,很容易判斷工作者擁有什麼樣的專業,而其專業的等級也不難判別。
企業組織通常是以專業為用人的最基本條件,然後再進入「敬業」的檢驗階段。
「敬業」指的是在工作上全力以赴、使命必達。在承平時期,工作者沒受到任何考驗,是否「敬業」,不容易分辨。可是當困難、挫折、危險、危機來臨時,敬業就是分水嶺,可以明確界定好工作者與壞工作者。
敬業是態度、是精神,而不是能力。當困難來臨時,敬業的工作者會不顧一切、排除萬難,會想盡辦法,做各種努力,以求把工作完成。他們會找方法、找答案去排除困難,尋求解決。而不是只把「理由」帶回來,告訴公司目前遭遇什麼困難,然後兩手一攤,束手無策。
企業經營中,所有的英雄事蹟、成功故事,都是這些「敬業」的專業工作者創造出來的,敬業可以確保工作者晉升中、高級主管,也是公司中的中流砥柱。
第三個層次是「樂業」,也是工作者內心的心靈層次。當你喜歡一項工作,你會產生認同,最後工作會變成你人生的一部分,或者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從興趣開始,工作不為名、不為利,動力永遠不枯竭,只因為我喜歡!
樂業是對抗時間、對抗彈性疲乏的力量,也是工作者探索最高境界的元素。所有高階經理人、CEO、成功創業者,都必須具備「樂業」要件,才能成就不凡的功績。
這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層次,工作者只要專業;中、高階經理人要再加上敬業,有敬業就會有成果、有績效,就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升遷;但晉升企業金字塔頂端後,還要有興趣,才能成就永不停息的動力。
至於所謂的能力,在專業的階段就要養成,那是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本文摘自網路文章)
職業與志業  作者/彭明輝
大部分的工作只是花時間與精力去換錢,而無法得到意義感的滿足。但是老師的核心工作卻是我有興趣,又充滿意義的……
我大學畢業要離開學校時,一位老師送我一段終身受用的金言:「工作本來就不好玩,所以老闆才會付你錢;工作如果好玩,老闆哪需要付你錢?要不然你想想看,你去遊樂園玩,是你付錢給老闆?還是老闆付錢給你?」
從此以後,只要工作不順心,我就跟自己講:你拿薪水就是為了忍受這樣的事。
爭不一定會爭得到 爭到也會心慌意亂。
漸漸的,我發現:在工作上碰到討厭的事或不公平的事,平心靜氣地把它做完常常較省精力,跟人爭執反而花了更多的心力──爭不一定會爭得到,即使爭到了也會心慌意亂一整天,根本沒辦法在下班後去閱讀堅硬深奧的哲學書籍。
所以,後來我被交代任何事都是沒第二句話,直接答應下來,儘快把它做完,只求不讓自己鬧情緒。我在清大當講師的期間,也還是維持著這樣的態度:系主任交代的工作,我總是沒有第二句話就去做。只要不鬧脾氣,做完一件事所需要的時間,經常都是遠少於心裡不平而浪費掉的時間。而且,我相信:只要老闆不要太離譜,你做得明顯比別人多很多時,他就會開始調整。
我常在演講裡跟聽講的老師們說:「我成為一個老師,是刻意的選擇,而不是偶然。因為,老師是我所知道的職業裡最有意義的工作之一。」
大部分的工作只是花時間與精力去換錢,而無法得到意義感的滿足。但是老師的核心工作卻是我有興趣,又充滿意義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我講課時都會看著學生的表情和眼神,當他們露出驚喜、豁然開朗或出神的表情時,我就知道這一堂課我又照亮了他們思想的一個角落,或者在他們心裡點燃了一把火。
理想工作是教書 每年都有寒暑假
對我而言,講台就是舞台,教書有如戲劇、舞蹈或宗教儀式,必須全神貫注,才有辦法在慵懶睏倦的夏日午後讓聽講的人精神抖擻,在兩、三個小時內把他們從無聊瑣碎的日常生活中,帶到精確嚴謹而大開大闔的抽象思考裡或讓人出神忘我的歷史人文精神裡。
這樣的工作很費心,但我樂在其中,也完全肯定它的價值和意義。我為它付出的時間,絕大部分我認為值得,我為它做的事絕大部分是我認為有意義的,它不僅給我養家活口的錢,也滿足了我對意義感的一部分需要。
我的博士生畢業後薪水是我的數倍到數十倍,但是給我再多錢也無法換取我在工作上所獲得的意義感。
以前一位博士生告訴我,他最理想的工作是教書。我問他理由,他回答:「因為有寒暑假,可以念自己想念的書。」
我問他:「除此之外,它還有什麼吸引你的理由?」他想很久都想不出來。
我告訴他:「你不適合教書。」
以他的聰明程度,在工作上可以有太多的選擇機會。如果可以,一個人應該選擇一個既能用以養家,又能用以滿足人生意義的工作。
他那時太年輕,沒辦法懂我的意思;現在聽說他在華德福實驗學校,希望他能從其中找到意義和樂趣。
(本文摘自「聯合報」2012年01月12日)